-- 新聞:0793-8224621 --
本報訊 夏明土 記者楊小軍報道:3月25日,廣豐區開展春季增殖放流行動,在國家級森林公園銅鈸山的淺水區域投放大鯢2000尾,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。 據介紹,大鯢屬有尾兩棲動物,俗稱娃娃魚,主要以蟹、蛙、魚、蝦以及水生昆蟲等為食,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。大鯢對生存環境要求比較高,而國家級森林公園銅鈸山具備大鯢棲息和繁衍的自然生態環境。“大鯢的野生繁殖少,野生生存能力差,數量極其稀少,保護大鯢已經刻不容緩!”據廣豐區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介紹,此次春季增殖放流行動中,共在國家級森林公園銅鈸山10個放流點放流珍稀水生生物大鯢2000尾,對保護林區水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。同時,該局還以森林環境為依托,以增殖放流為契機,大力宣傳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的重要性,引導廣大群眾“從我做起、從現在做起”,保護好水域生態環境。 |
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