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 新聞:0793-8224621 --
婺源訊 婺源縣紀委監委立足監督職責,主動作為,把壓實相關部門古建保護利用責任作為監督推動“六穩”“六保”、落實“三新一高”、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,加大力度探索監督的具體辦法,助推加快古建保護利用,推動形成整體搬遷、民宿開發、建新如舊等一批古建保護開發經驗做法。 “村里這么多老房子,有沒有人擅自拆除古建構件賣錢?”“古宅類民宿的修繕是個費錢費時的大工程,您有沒有向上面申報民宿產業扶持資金?”去年年底以來,婺源縣紀委監委聯合該縣住建局、文廣新旅局、應急管理局、自然資源局等部門,組成5個專項督查組先后赴彩虹橋、篁嶺、思溪延村、汪口等地,通過現場調研、聽取民意等方式,就古建筑維修改造、項目資金使用管理及防止國有、集體資產流失等情況開展專項監督檢查,共實地走訪抽查古建筑186處,發現消防隱患等突出問題38個,目前均已督促完成整改。 婺源縣歷史遺存豐富,現有古建筑3700多處,是全國最大的古村落群之一。該縣進一步強化“等不得”的使命感,將加快古建保護納入文化強縣建設的重點工作,建立健全一系列工作機制,在縣紀委監委的推動下,做到打擊、保護和利用“三管齊下”,走出古建保護新路徑。在重拳整治嚴禁買賣上,督促嚴厲打擊非法買賣古建零部件行為,從嚴從重處理不法商人。在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上,推動實施維修保護聯審聯批制度,實行責任單位、鄉鎮(街道)、村(社區)、點“四級聯動”保護機制。在改造利用變廢為寶上,督促立足地方優勢資源,率先推行民宿經營許可制度,發展極具特色的古宅度假型民宿。 “古建是婺源特有的文化名片,推動加快古建保護利用是服務文化強縣的題中之意,也是我縣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現時所需。”婺源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,“同時,我們把古建傳承的歷史文化、精神內涵與廉潔文化建設有機結合,涵養崇廉尚廉的濃厚氛圍。”持續加強對古建保護利用責任落實情況的監督,督促有關職能部門加快古建數字化檔案管理等工作,讓數字化為古建“重生”賦能,助推打造中國鄉村文化旅游“婺源樣板”。(俞秋玲) |
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